【文獻導讀】標題:Polydeoxyribonucleotide (PDRN): A Safe Approach to InduceTherapeutic Angiogenesis in Peripheral Artery Occlusive Disease and in Diabetic
Foot Ulcers 聚脫氧核糖核酸(PDRN)在治療周邊動脈阻塞病和糖尿病足潰瘍中的應用
期刊:Cardiovascular & Hematological Agents in Medicinal Chemistry
發表日期:2009年10月 DOI:10.2174/187152509789541909
文章作者:Domenica Altavilla、Alessandra Bitto、Francesca Polito、Herbert Marini、Letteria Minutoli、Vincenzo Di Stefano、Natasha Irrera、Giulia Cattarini、Francesco Squadrito
【摘要】
聚脫氧核糖核酸(PDRN)在治療周邊動脈阻塞病和糖尿病足潰瘍中的應用
這篇文章探討了PDRN在治療周邊動脈阻塞病和糖尿病足潰瘍中的應用。
1. 背景:
周邊動脈阻塞病 (PAOD):影響下肢的動脈逐漸狹窄,導致血流減少,增加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。
糖尿病足潰瘍 (DFUs):約15%的糖尿病患者會發生足潰瘍,且這些潰瘍可能導致下肢截肢。
2. PDRN的特性:
來源:從鮭魚精子中提取的脫氧核糖核酸聚合物,鏈長介於50到2000個鹼基對之間。
作用機制:PDRN能刺激血管內皮生長因子(VEGF)的產生,以促進血管新生,特別是在組織灌注不足的病理情況下。
3. 臨床應用:
PDRN在實驗模型中顯示出對PAOD和DFUs的有效性,並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。
4. 治療效果:
促進血流恢復:在PAOD模型中,PDRN能顯著提高血流,並通過激活腺苷A2A受體來促進VEGF的表達。
促進傷口癒合:在糖尿病小鼠的傷口模型中,PDRN能提高VEGF的產量,改善傷口癒合過程。
5. 安全性:
研究顯示PDRN無顯著的毒性,並且在多項動物實驗中未引起死亡或器官損傷的跡象。
6. 臨床試驗:
PDRN的臨床試驗顯示其在促進皮膚修復和血管新生方面有潛力,且副作用輕微。

【材料與方法】
1. 實驗模型:使用動物模型來研究PDRN的療效,特別是在周邊動脈阻塞病(PAOD)和糖尿病足潰瘍(DFUs)中的應用。
PAOD模型:通過結扎和切除大鼠的左股動脈來模擬缺血情況,以評估血流恢復和血管新生的反應。
2. PDRN的給藥:
劑量:PDRN以8 mg/kg的劑量通過腹腔注射給予動物。
對照組:使用生理鹽水作為對照組,以便比較PDRN的效果。
3. 評估方法:
激光多普勒分析:在手術後的不同時間點(如10分鐘、7天、14天和21天)進行血流灌注的評估,通過激光多普勒成像來測量組織灌注的變化。
VEGF表達分析:通過實時PCR和西方印跡法(Western blotting)來檢測VEGF的mRNA和蛋白質水平,以評估PDRN對VEGF產生的影響。
4. 安全性評估:
進行急性和慢性毒性研究,以確保PDRN在動物模型中的安全性,觀察其對主要器官(如肝臟、肺、腦、骨骼肌和心臟)的影響。
5. 統計分析:使用適當的統計方法來分析數據,確定PDRN對血流恢復和傷口癒合的顯著性。
這些材料與方法的設計旨在評估PDRN在促進血管新生和改善傷口癒合方面的有效性與安全性。
【結論】
PDRN被認為是一種有前景的治療選擇,可用於改善PAOD和DFUs患者的治療效果,並促進組織修復。
這篇文章探討了PDRN在治療PAOD和DFUs方面的潛力,並提供了對其機制和臨床效果的深入分析。
關鍵詞:聚脫氧核糖核酸 (PDRN)、周邊動脈阻塞病 (PAOD)、糖尿病足潰瘍 (DFUs)、血管內皮生長因子 (VEGF)、治療性血管新生